2014年,沃爾瑪 (Walmart) 被《財富》雜誌評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公司。單是員工人數,已經超過二百萬人。它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店,也是現時全球最大的私人機構。根據維基百科的描述,它在廿七個國家有近一萬一千間零售店。雖然香港沒有沃爾瑪,但國內的大、小城市都會找到它的影踪。當然,它是店面也是非常大,入到沃爾瑪,馬上會給你一種被膨湃的商品所淹沒的感覺。今天的顧客終於明白什麼是「選擇過量 (over-choice)」。這種大,使人有點懼怕。這種大,似乎較在第二波工業化社會中的「大量化 (massification)」還要大!
如果沃爾瑪的大令人有點透不過氣來的話,那麼網上購物巨人亞馬遜就更加誇張了。沃爾瑪創建於 1962 年,有超過五十年的經營歷史。亞馬遜則創辦於 1994 年,今年只有廿年歷史。在這廿年裡,它們只在全球十一個國家開設分公司,員工也有不過十二萬人。雖然今天在營業額上兩者仍有一定的距離,但以可售貨品的量來說,亞馬遜絶對不亞於沃爾瑪。亞馬遜的「大」,又是另一種「超級大」。同樣,中國也有一家淘寶網,暫時只服務一個國家,就已經可以與亞馬遜匹敵。
鏡頭一轉,從零售業上看到 Zara 時裝店,也是同樣的大得驚人,H&M 也是大得很,更不用說優衣庫 (Uniqlo),它們都是屬於一種「快速時裝(fast fashion)」,都是喜歡用極大的面積來展示它們成千上萬的商品。當然,若論面積之大,又怎能不提宜家傢俬呢? 由此可見,我們似乎進入了一個更偌大的商品世界,那裡什麼都有,什麼都低價。
當我們開始進入第三波的世界時,我們不期然的會想到第二波的「大量化」將會有怎樣的改變。然而在此之前,我們都會認為第三波因有科技之便,可以用不高昂的生產成本,做一些更少眾的東西,這也是過去兩年 3D 打印技術令人有無限想像的原因。第三波的一個主張是「一個人的市場 (market of one)」,即只做一件貨品,獨一無二,跟量身訂製沒有分別。的確,更少眾的「利基市場」是來自日益差異化的口味。今天我們已經對舊日所有人用同一款車,看同一套電影,用一種紙巾,接受同一種教育的生活開始生厭了。我們想要過一種差異化的生活,我們願意付出更高的價錢去買得心頭好,這種需要剛好與科技的出現共同合演了這一齣戲。
但科技不單只幫助做到更少的批量生產,它同時也幫助了更大量的生產。從前我們的大量化生產,說穿了是一個錯誤的稱號,更正確的應該叫做「最佳生產量」的生產。例如某一地方的綿花生產,如果能完全投產,那麼它們就應該能達到最低的成本,或最佳的效能。但若然現在需求再增加,綿花生產商要再投資更大的農地,請更多人的人,反而令生產商的成本大幅上升。但若然現在賣的是 Facebook 的使用(基本上我們也不用買什麼,那本來就是免費的),理論上它的用戶是可以無限量地擴展。因此,你也不會意外地發現,Facebook 的用戶人數已經超越了十億!若用國家人口的數量來比較,它現時的用戶量是屬於全球第二(僅次於中國)。
第三波的世界裡,社會趨向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多元。我們可以想像生產的規模將會有很「多元和頻譜性」的改變,即從「一個人的市場」到「無限大的市場」,同時,它也沒有否定或排斥第二波的「最佳生產批量」的模式。因此,這是一個什麼都可能的年代,這也是所謂的「後現代」的年代。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