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去年談得沸沸揚揚的大數據、雲端科技、3D打印技術等等,每一個都好像是一股新的趨勢,一時之間大家都有點眼花瞭亂。但正如我一直所說的,觀察趨勢,你總不能每天都貼著過量的資訊,否則你會收到一堆頗妨礙清晰思考的垃圾。
從另外一個「系統思考」的層面來說,現實是可以從三個不同的層次來展開研究的:事件(event)、趨勢(trend)和系統(system)。事件層面是最容易被觀察,所以最容易吸引到我們的注意力。什麼是事件呢?我們日常在電視新聞上經常聽到一些「官腔」,說什麼此乃「個別事件」,其背後的原意也是一樣。從事件的層次接收資訊,你將會收到最多的資訊:哪裡發生了爆炸、哪裡有大天災人禍、哪裡有霧霾,或是在公司裡最經常思考的是「誰搞砸了」,在學校裡老師只顧誰沒有交功課、誰做了什麼錯事。重點是,我們都會習慣將這些事情看似毫不相干的「個別事件」看待。
從事件層面理解事情並不代它一定是錯,只是,它有兩個很不好的缺點:一是我們需要有能力吸收海量的資訊(一般人都沒有這種能力);二是單從事件層面理解問題往往都是非常低效和偏頗的。我們很容易變成救火隊隊長,只懂撲火,卻無暇思考火種其實是從哪裡出現,為何出現。
今天所謂「大數據」潮流的其中一個貢獻就是利用電腦幫助我們處理超大量的資訊。電腦做大量數據拆解的工作,主要是為了幫助人的思考層次從事件提升到趨勢的層次。毫無疑問這是現今電腦科技的威力所在。數據分析師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拆解資料,讓電腦能拆解出「有意義的」趨勢。
趨勢,不同於事件,是從一堆事件中找尋有趣或有意義的連續性發生事件。趨勢的形成,往往來自背後的勢力 (driving force)。既然是有力於其中,故它也不容易被一、兩件「個別事件」所左右。例如過去五年間,智能手機的使用不斷的增加,那已經成為了全球一股不可逆轉之趨勢,而且陣營也很明顯了,一不就是 Android 系統,一不就是蘋果的 iOS 系統。逆勢而行的 BlackBerry、Nokia 都不得好死。因此能夠了解趨勢,並順勢而行,然後「順手發財」,是很重要的。
能夠發現趨勢,尤其是其他人看不到的趨勢,會對自己有「著先機」之利。以往我們得靠人的智慧,今天我們的電腦程式,不消三、兩秒便能跑出一堆趨勢圖表出來。這個現象早就可以在金融從業員工作枱上的電腦螢幕可見一斑;五十天平均綫呀、交投量呀、牛熊分界線等等。但無論他們有多少的「趨勢分析」,都改變不了金融市場上那種急功近利,從事件層面作反應的習慣。以至,華爾街的高人不斷設計複雜難懂的金融洐生工具,最後更釀成全球的金融風暴。
以上所指,是旨在說明從「事件」躍升到「趨勢」,那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但最後我們能否從中得益,端視乎我們是否真的有「趨勢」思維(更不要說系統思考了!),還是科技已經方便到隨手都有一堆趨勢圖表分析,但骨子裡的心智模式(mental model)仍沒有改變。
我們都習慣了戴近視鏡看這個世界,而且一直都戴得頗舒服。我們習慣了從過量的資訊中做過敏的反應,大起而大落。大數據的年代已經到來了,我們需要更抽離一點看這個世界,才不致跟著其他人作沒有意義的東奔西跑。沒錯,我們更需要知道事情發生的意義(meaning)。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