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經濟學家 Thomas Piketty 為我們的社會投放了一枚重量級的學術炸彈,強而有力地將過往30年自由資本主義之夢——只要政府不干預,人在追求自我利益的市場資本主義下,是可以創造更公平、公義和平等的社會——炸得粉碎。Piketty 在其巨著《21世紀資本論》中以 300年的歷史數據跟我們說剛好相反的事﹕如果政府不着手干預,我們只會得到一個愈來愈不平等、貧富懸殊愈來愈嚴重、堅尼系數愈來愈高的社會,那時候,我們便會面對民主的倒退。
Piketty 追溯多達300年的歷史資料(最主要是資本的累積),證明了 Alvin Toffler 一個很重要的觀點﹕財富的集中化(concentration of wealth)。累積起來的結果,是最有錢的10%人口擁有50%以上的財富資產總值,當中的1%最最最有錢人士,更佔去這個總值的20%。那是瘋狂的失衡結果。
哪為什麼自由資本主義會認為追逐私利的市場,以及積極不干預的政府可以造就更正義、更公平的社會呢?那是因為在一個經濟高增長及勞動人口仍在增長的社會裏,資本主義確實可以創造很多就業機會,人民因此受益。但經濟與人口的成長總有上限,但凡遇到這情况,Piketty 的研究便提出在緩慢的經濟增長期間(就像 2008年後的金融海嘯),資產的收入增長率便會高於勞動者收入的增長率,同時,因為資產的收入是累積性,而勞動收入是消耗性,所以資產收入便可以有複息增長的效應。有財的變得更有財,沒錢要為掙一口飯而感到愈來愈艱難。
「營商過程」中行善
《21世紀資本論》的威力,就如對第二波的「集中化、集權化」做了細緻的數學證明,並指出其對一個地方的民主發展的影響。作者從經濟學的角度,審視什麼政策可有效扭轉這局面。結論是 Piketty 提出一種極具爭議的全球財產累計稅(progressive tax on global wealth),要求對1%的最有錢一族收取高達80%的稅!
看到這結論,我沒法想像這政策如何在一個金權政治的體系下得以實施,相反,我的期望是在民間。一方面是互聯網不斷衝擊社會的知識分配,更多人得到更多免費資訊,在第三波的「分散連結」下產生健康的分權。其次就是最近5年的 startup 浪潮。Startup 是指很多初次創業者受惠於互聯網,帶着創新理念創造了很多商機,不斷從衝擊舊有體制而得到獲利的機會,以上都是科技及互聯網帶動的結果。
但更重要的是,企業家也逐漸醒覺過來。其中最令人鼓舞的是全球最有錢的兩個人,Bill Gates及畢菲特設立了慈善基金,大量捐出他們的財富,更揚言不會將這些錢留給下一代,而畢菲特的孩子就將父親留給他們的「一點點」錢也捐了出來。兩人更呼籲全球最有錢的1%富有人士,加入「捐出一半身家」的行列。這些事件,皆顯示富有而有理想的人,早已有一種回饋社會之心。我們通常會稱之為發財立品,他們仍然是先賺你一筆,然後才將之回饋。
說到這裏,李嘉誠的影像跳了出來。沒錯,他做了很多社會公益,但我們更需要的,可能是更快的糾正,為扭曲的資本主義作出改善,在「營商的過程」中已達到行善的目的。在美國,便以「清醒的企業」(conscious business)形容這類「新」企業。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