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社會非常重視「同步化」(synchronization)。同步化泛指我的動作不會超前,或落後於其他人。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我們的教育系統。同一批人,在大約10個月的時間內,一起按步學習該年指定的課程。為了要令這個做法成功,所以有必要考慮他們的心智發展是否一致。當然,我們無法做這個保證,但我們可以將同一個年齡層的人編在一起上課學習。這樣做就有最大的保證。
同步進行便可大量生產
同步化的好處就是它為「大量化」創造有利條件。同步上班,因而可以共同以同一速度生產,或同步享受同一服務,例如一起到戲院看電影。父母同步上班,孩子便得同步回校上學,當然這也是因為「集中化」後,數量增加了,得到大量化的好處。同步化與大量化說到底都是手段,一個政府真正關心的是到底我們要花多少錢來教育一個人。「教育一個人」成為「一個人」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理想,但我們也很清楚知道,那可能是一個無底深潭。當然,政府只能承擔有一個「足夠可用」的教育理想。然後我們必須問什麼是一個「足夠可用」的教育目標?在工業社會中那就是足夠讓你有一定的專業能力來參與這個社會。
但第三波的未來,同步化的現象又怎樣呢?同步化當然繼續存在,但也勢必遭遇改變。舊有工業社會的同步化,雖然造就大量生產的好處,也同時製造一個非常大的成本:等待。等待的結果是浪費,正正與工業化生產想要降低成本的理想背道而馳。日本的豐田生產方法就是提倡「小批量生產」,因為他們認為在生產線上出現等待的成本非常高。在學校中,一名優秀出眾的學生,卻因為要遷就一般同學的進度,而犧牲自己原可以加速的學習速度,這也是一種浪費。
日本豐田生產方法也可以稱為「拉式(pull)生產」,因為它主張產品是由客戶需要才啟動生產,而非大量化生產,然後將之推(push)到市場去。因此,就是在最工業化生產的製造業也開始挑戰生產「同步化」的概念。現在,要求的也是同步,更進一步的是與市場同步。然而與市場同步的,我傾向不再用同步或「超級同步」來形容,我會選擇用「實時化(real-time)」來表達。
實時化免去等待時間
實時,是最終極的同步。從不同的層面上我們也看到後工業年代正逐步脫離標準式、大量化的同步生產模式。CNN 24小時的實時新聞廣播打破了「六點半新聞」報道模式,我們實時地在911的時候猶如現場的看到第二架飛機是如何撞向世貿中心,美國總統沒有較我們預先收看、沒有編輯、沒有剪接,只有現場直播。電郵的出現也將我們工作的場境無限地引延到個人生活的空間裏。我們不再是回到辦公室才收到電話、電郵。現在是每一分鐘都要查看電郵。
金融市場的分爭秒奪,是將「實時化」推向極致的表現。他們沒有興趣或耐性等待人類在實時行為上的時間落差。在中學時我們在物理課要將按秒表後再得到時間減去零點二秒,那是用在扣除我們反應時間上的落差。金融市場今天都用電腦程式交易,完全取代人手。確保能在微秒之間完成瞬間出現的獲利空間。今天,高頻交易已經佔去美國金融市場六成至七成的交易份額,那也是造成了金融市場急劇動盪的原因。
當然,世界是平的全球化現象也是個很大的渦輪,推動各個國家的人不分文化、地域與時差,變得愈來愈一體化。商業模式愈來愈相似,各國地方都是在建同一種購物商場,賣同一種產品。但在這種推向同步的極致同時,第三波世界也同樣出現另一種方向,也就是所謂的「異步化」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