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認為 Toffler 最精彩之處﹕他看到一個複雜的社會結構,而且是能夠穿透所謂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或是資本主義。這就是工業生產的模式,政治的主義成功與否,都是視乎它是否能配合工業生產中所強調的效率(efficiency)與競爭(competition)。當然,效率與競爭在任何世代都出現過,但從來沒有試過像20世紀所看到的景象那麼壯闊與殘酷﹕競爭已經從國家與國家之間,帶到民間的商業活動之中,以至後來進入到我們學習的課室裏。以前那種守望相助的農村生產模式不再管用,20世紀是創新的年代,也是民間出現競爭活動的年代。在這個年代崛起之始,出現了被稱為是經濟學之父的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及提出自然界「物競天擇」的達爾文(Charles Darwin)。這兩名經濟學家與科學家,聯同整個年代的理性主義一同崛起,一起討論起「科學的方法」來。
科學所帶來的威力,毫無保留地展現在機械的運作原理上。有了科學上的支持,機器的威力日益擴展。什麼是機器?說到最後就是力的功率與放大。有了機器,便可以省力。力度的放大,再加上史密斯提出「分工(division of labour)」,使工業的生產力大大提升,工業因而開始懂得進入「大量生產」的模式。這個轉變非同小可。
當時商家們從經濟學原理中得出了「大量生產」對自己種種好處,當中包括成本的大幅下降、生產工藝的熟練度大幅提升、品質也因為大量生產而變得愈來愈穩定等等。一連串的好現象將商業活動推向一個新紀元。做工業的龐大利益前所未見。那時候商家們都只是顧自己的利益,工人卻愈來愈遭受嚴重的剝削,但史密斯認為只要商家們「安分守己」地追求自己利益,而且擴大對自己利益的追求,整個社會面貌便能得以改善。
《原富》或《資本論》 都關於效率
當然這種「個體私利導致整體增長」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同,其中一個不認同而後來有同樣重大影響力的人物就是馬克思(Karl Marx)。相對於史密斯所寫的《原富》,馬克思寫的是《資本論》,是反對資本家的剝削。但重點都是關於哪一種方法更能支撐因蒸氣機的出現而引發的機械生產模式,或我們所慣稱的工業生產模式。無論是哪一種主義,最後仍然是關於「效率」。不涉及政治的考量下,資本主義的基本主張就是競爭,共產主義主張合作。但他們都是關注如何利用空前的科學知識,有更大的生產力。說到最後,這是一個關於駕馭的問題。
Toffler 的功力在於看穿這些主義背後的共通性。這是他厲害之處,但他不讓自己停在那裏,他再進一步提出工業社會6個不同的面向,哪怕你是什麼主義都好,都得要乖乖的駕馭這6個面向,你方能在工業社會中呼風喚雨。但你又會問,我們明明是在討論未來,為何我們又會回到從前,討論起工業社會來?這正是 Toffler 跟大多數未來學家的分別,他認為如果我們沒有參照歷史的「浪潮(或波)」是如何演進的,我們將不會對未來的「第三波」有更深邃的見解。從很多方面來看,Toffler 的想法是非常紮實的。下回待續。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