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廿年前,大家都在推崇探討大趨勢的未來學家,就如提出《第三波》的 Alvin Toffler、《大趨勢》的 John Naisbitt,以及上期提及的上個世紀的管理學泰斗 Peter Drucker。但翻看這些大師的著作,他們鮮有為「什麼是大趨勢」下一個有鮮明共識的定義。因此這個工作只能留待我們自己來填補。我認為所謂的大趨勢,是指今天已經在發生的改變。你是可以感受到的,但這些改變並不是表面、易見的改變。例如時裝潮流是一種顯而易見的改變:2014 年會流行什麼顏色,流行怎樣的配搭等等。我傾向稱這種「來時急,去時快」的現象為「時尚(fads)」。社會上出現的大趨勢(megatrends),應被視為是一些無論你做什麼都不能逆轉的社會現象。大趨勢可比喻為在地球底層慢慢移動的板塊,而且涵蓋性很廣大。
「時尚」多是隨機的
時尚的出現是相對隨機的、不可測的,而且往往都是充滿爆炸力的,例如熱爆全球的韓國歌手 Psy 唱的《江南 Style》。但我認為在這一類突爆式的現象可以學習的地方並不多;就連Psy自己也不能重複這種成功,那即是說當中的隨機性非常強。花時間研究這些「時尚」的起因往往捉錯用神。與其花時間在一些無法預見,又無法複製的事情上,倒不如多花時間在一些我們有線索的事情上。就如 Peter Drucker 提出「知識工人(knowledge workers)」的崛起。
另一位偉大的未來學家 Alvin Toffler,提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板塊活動,他稱之為「波浪(waves)」,有一浪蓋一浪的意思。Toffler提出人類若然從生產模式進行研究,我們大致可以分為三浪,第一波(first wave)為農業式的生產模式,接踵而來的是第二波(second wave),就是工業式的生產模式。第二波是大部分國家仍然在經歷的階段,但很多已發展國家,尤其是歐、美、日本等地,已經同時地進入了所謂的第三波(the third wave),一個與知識、資訊緊扣的年代,人類大量地利用知識與數據、並展開多維度的分析作為他們生產的手段。Drucker所提出的知識工人,剛好也與 Toffler 提出的第三波不謀而合。
重知識資訊的「第三波」
從一個大趨勢的層面來說,早在數十年前已經看到這股隱伏的趨勢,以及它的發展路徑,他們的確是高瞻遠矚。回看很多他們的「預言」,仍然很有參考價值,甚至是準確。例如 Toffler 早在 1970 年代出版的《未來的震撼(Future Shock)》,便提出社會的改變速度將會愈來愈快,快到一個地步會對我們活在改變當中的人產生種種不適應現象。用這一句話來描述 40 年後的今天(尤其是中國大陸的改變)是再貼切不過。又,Toffler 在 1980 年代的《第三波(The Third Wave)》提出「產銷合一(prosumer)」的概念,認為市場的角色將隨科技而有所改變,不再那麼清晰地在一個交易中區分出誰是生產者,誰是消費者。例如以前我們用傳呼機的年代,電話服務生替我們處理並發放信息。今天我們發放的信息幾乎全是由自己在手機上輸入的。直截了當但也跳過了服務生的需要。我們是短信的生產者,也是消費者。
太多數據產生更多「精準的錯」
這些大師之所以如此準確,一方面當然是來自他們敏銳而非同凡響的觀察力,但另一方面是當年的資訊量有限,並不利於做精準的預測。由於這種限制,反而讓那個年代的未來學大師採用了一種「模糊地對(approximately right)」的預言。這樣說來,三四十年後的今天,預言與預測已經進入了一個巨量數據(big data)的年代。就如我以前所說,愈多資訊,帶來更多噪音,一不留神,我們便會掉進「精準地錯(precisely wrong)」的陷阱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