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關鍵詞:離散網絡 (Distributed Network)
近日讀報,讀的是《紐約時報》。眼睛一呆,是大劫案。
如何大?$三億五千萬港元算不算大?
劫案是這樣發生的。黑客們入侵銀行的電腦網絡,盗取了少數用戶的信用咭資料,除消了記帳式提取現金的上限,然後通知一群街頭的取款者到路上的 ATM 採用「螞蟻搬家」的策略提錢,其中一次紐約的取款者在十小時之內利用 2904 台 ATM 提取 240萬美元,而日本則更兇,取走約 1,000 萬美元,然後逃之夭夭。
整件案是一個極有組織而且非常清楚整個信用咭系統的運作漏洞。例如他們的對象並不是發咭銀行,而是記帳取款業務的公司,知道他們的保安級別會較低,另外,他們很聰明地以除消信用咭取款上限的方式來大手提錢,因此只需盗取五至十名左右的客戶資料,便足夠為受害的金融機構帶來巨大的損失。當取款上限被除消後,大批街頭取款者在數小時內在 ATM 上進行三萬多次取款。日本的行動組別是最成功的,是因為日本 ATM 的每次取款上限為一萬美元。這次劫案涉及的國家有20多個。現在有部分的犯案成員已經落案。案件固然是有組織、固然是大金額劫案,但這次事件的手法是最令人側目的。
這不單只是電腦犯罪,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網絡犯罪。竊匪不需再用性命埋身肉搏,身體絲毫無損之餘,整個犯罪的「感覺」也改變過來。畢竟按鍵不同於按手槍的機板,是抽離的,是不用冒汗的。有一種「去犯罪」感。但這些我們都不會太陌生,可能是因為電影中已經得多了,所以不期然的想到這真像某某電影的橋段。
但比小說更神奇之處,莫過於今天對離散網絡 (distributed network) 的利用。之前我們看到中東、埃及、北非等地用 twitters 來推翻一個政權;奧馬巴兩次利用美國群眾各地的小額募捐,而帶來龐大的資金支持;以上兩例都是集液成裘的例子。但今次犯罪的手法是「多點小額犯罪」。前者是聚合,後者是散發。無論如何,這都是一次非常「未來式」的犯罪手法,令人目不睱接。
網絡是離散的,網絡是滲透性的而且是高傳播性的,網絡是全球化的,我們要好好記住這一課。今天網絡的不斷拼接,已經在侵蝕各個中央機構的權威。這種侵蝕是改朝換代式的侵蝕,這意味著人類文明的重大轉移。
可以肯定的是,這只是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