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次很意外的邀約。2001-2004年間我有很多機會參與香港的教育改革的種種活動當中,當中包括校長培訓、中層老師的培訓、進入一間中學推動「學習型組織」的顧問過程等等。我都是被台灣一群很實務的教育工作者所影響著,其中以台北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的幾位重要老師如夏林清及王思峰老師的工作對我影響尤深,也是因緣際會地參與了他們主辦的一份學報《應用心理研究》的一次探討。這已經是 2004 年的事了。
重新將這些文章發佈,主要是希望將這件事作一次記實。也希望一些對香港教改或台灣教改關心的同事可以搜尋到一些我認為是珍貴的文章以作參考。其中「行動研究」是主要的探討方法。因此,你會看到文章帶著很重行動研究的味道。也是對一些「行動研究」有興趣的讀者作一次重要的記實及推介。
我以下這篇回應文章,主要是回應當時有一批台灣的教師及學者,共同就當年推動了九年的教改展開了一次有意義的討論。
-----------------------------------------------------------
《應用心理研究》第 21 期
『教改陣地戰:基層教師的抗拒性自主』之回應文章
陳穎堅 (2004), 此文登載在《應用心理研究》第22期
當收到最新一期 (第21期)《應用心理研究》時,心裡有著莫名的興奮感覺,這種興奮是來自兩方面,一是為有《應用心理研究》這種期刊而感雀躍,因為這一份嚴謹而易親近閱讀的跨領域學術期刊的核心編輯理念就是「創新、對話、融合」,為促進不同的研究領域(心理學、哲學、社會學、科學、美學、教育學、管理學等)與典範間的對話,使彼此更能相互了解與尊重。這是一個絕不輕鬆的承諾。《應用心理研究》以「應用」來貼近民眾;並以跨學門的方向來創造更深睿的融通,使每次探討的專題能夠得到更大範圍的鏗鏘。單單是這份期刊的出現,就已經值得高度推薦了。但好戲還是在細節裡。第二份興奮感覺,是來自最新一期(第21期)的專題以「教改陣地戰:基層教師的抗拒性自主」來刺激讀者對教育改革的反思。
教育,一直是「所有人」關心的課題,不是嗎?我們不難在生活裡不同場合的討論中,不知不覺的將討論推向「我們的教育有問題!」「教育實在太重要了!」等結論。對教育稍有認識 (或稍有經歷)的人-不管你是家長,或是企業的主管,還是一個慌惶過活的待業青年-在骨子裡都是關心教育,而又極可能同時在怨恨教育。但經由社會媒體操控或是茶餘飯後渲洩式的「關心」模式,對教育工作者所面對的挑戰又有多少「真實」的認識?或再簡單的問一句:這些「認識」如何可以讓我們改變教育的現況?
因此,《應用心理研究》的「教改陣地戰:基層教師的抗拒性自主」,就是希望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群來自基層受盡壓迫的教師,勾勒出教學現場的處境,作更細緻、更立體的表達。這些聲音不一定能反映所有的「現況」,但起碼,這些觀點能夠在公共的空間上與各方大眾進行互動、反思、辯證。無可否認,今天的教育界極需要一個健康的平台,來讓他們重建老師的尊嚴。因為沒有這樣的平台,我們就不可能真正認識教育的真實面貌;沒有真實的了解,我們對教師和教育工作只能流於扭曲的關心。沒有這樣的關懷,教育改革並不可能走得太遠。
對話的平台、基層教師的尊嚴、教育改革、關懷等概念為甚麼會走在一起?而且又相互關連?這正是「教改陣地戰:基層教師的抗拒性自主」中的專題文章想要帶出的軸心。當大眾認為教改在這十年間之所以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的主要原因是「基層老師不願意改變」時,基層老師嘗試遊行、示威、和做了一連串抗掙的事情,但總的來說,他們仍未能有力地說明「為何情況並不如你們想像中的那樣」。因此,一群主要來自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的老師和研究生們,多年來一直不斷幫助基層老師「站出來說清楚」為何教改的邏輯並不是這樣。
作為基層教師,在長期被歸順和宰制的環境下,要能夠「站出來」是需要極大的勇氣,因為他們可能因此而要面對群眾、面對傳媒、面對權威,有時候更要反觀回來面對自己,這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站出來之後,能夠將事情「說清楚」就更是難上加難。但難在哪裡?難就難在大部份教師經已很有系統地,很熟練地「將問題弄得不清不楚」,而要令自己安心於這樣不清晰思考的最佳逃離策略,就是再將「不清不楚」這個事情也弄得不清不楚,結果就是連自己的「不清不楚」也不清不楚!在面對如此熟練地令自己沒有述說問題處境的能力,是必須要一群願意長期作戰,並有方法和能力重建這些語言的基進人仕,來共建一個位置,可以讓基層教師慢慢發展出「站出來說清楚」的能力。與其說是一種位置,倒不如就叫作是一個陣地吧,因為正如輔仁大學夏林清教授所說「沒有位置(陣地),也就沒有甚麼攻防可言」。
陣地戰就是為基層教師附帶一種對話的位置。所謂的攻防,其實是指對話中能否出現互動、反思、辯證和尊重彼此的立場,而這正吻合《應用心理研究》創刊的主張。因此,「教改陣地戰:基層教師的抗拒性自主」的三篇專題文章和五篇短文是同時在做以下的事情:釐清教改由上而下的反智邏輯、說明基層教師的位置、學習述說教師反映自己的能力等等。筆者認為「教改陣地戰」的三篇專題文章最精彩的地方是它們能帶出一種緊扣性,讓三篇文章的內容可以在認真讀者的腦海中進行互動,而並不只是三篇各說各話的學術論文。而這三篇文章,是值得所有有閱讀能力的讀者去反覆細讀,一方面是希望可以透過這些文章來了解基層教師的真實面相,另一個較為廣大而且較為關切的原因是生活在權威和宰制的社會生活環境底下,我們(無論是任何行業的人)經已漸漸失去了醒覺的能力,因此,我們可以從閱讀他人的文章時,也可以一嘗進入醒覺的歷程。
雖然「教改陣地戰」的主編夏林清早已說明閱讀文章可能並不輕鬆,但這並非因為其中的學術味道重而所致的,因此,本期的文章只要肯用心去看,是可以明白,而且更可以被內容所牽動。除了第一篇的《矛盾:基層教師生活世界的宰制與抗拒》仍有不少理論外,其餘文章的學術味並不濃厚,而且稍一讀下去,便滑入到「不停翻看下去」的心流狀態,作為一般普羅的讀者,可能也會驚訝於自己竟能置身於這種閱讀之中。
第一篇專題文章《矛盾:基層教師生活世界的宰制與抗拒》,兩位作者張盈堃和陳慧璇旁徵博引地指陳出教改如何是一段「宰制、抗拒和矛盾的歷程」,作者們洋洋灑灑的文字,游走於批判教育學與基進社會運動之間而建構出來的批判與反思,使閱讀過程相當吃力,而且文章尾段也有提出令人爭議的應對方法,讓人需要翻來覆去及認真地追索其中思路。但無論如何,這是一篇不可忽略的文章:一方面內文中不斷為教師與讀者重新接駁很多可能已經變得麻木的神經,是為讀者跳出「不清不楚」的第一步,這是其中一項重要的得著。而在另一方面,作者們同時是以博士研究生的身份,來兼負起「引發」反思的解放推手,為基層教師「真的可以發言」建設了重要的基石。但倘若這一篇矛盾只是放在一般的學術期刊上,它將和一些所謂知識權威用深澀的詞彙在發言時,只得回到「專家/基層教師」,亦即是作者們在文中所說的二元分立。因此,這篇文章若放在《應用心理研究》「教師陣地戰」的脈胳下,則必須要連同後面的文章一同閱讀,才可以明白、發揮,甚至彌補這篇文章的單一性。這樣說來,後面的文章的作用就顯得極其重要了。
當《矛盾》一文是傾向於概念的空降植入以其達到醒覺的效果,那麼第二篇文章《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之間?一個行動研究者的反思》就是將醒覺的「方向」由外轉向內。此文作者黃志順的身份頗為獨特,他自述是生存於學術象牙塔與基層老師之間,不斷企圖結合現場的實做與理論,因此他一直是行動研究的擁護者。但作者在一次要為行動研究撰寫論文時同時為自己進行了一次「我是誰,我在做甚麼研究」的「反映回觀」(作者說是一次「行動研究的方法論研究」)。無可否認,行動研究近年來大行其道,很多人想像它是教改的一條重要路徑,因為行動研究在面對「教育人的問題」時,認為教育工作者對自己實踐行動(包括了自己參與建構之人際行為世界)邏輯要具有覺識與改變的能力。然而,作者正就是在這個回顧的過程中不停地反思行動研究是否「真的可以讓老師發言嗎?」,作者從中反觀到那種由知識所引發的權力宰制,與第一篇專題文章深深地呼應著,縱使切入點是完全不一樣。這個回觀的歷程,作者很細緻地從基層老師與學者的雙重身份,看到在第一篇矛盾文中的「教育改革最矛盾的地方就在於這個制度化的過程同時又是新的霸權化的過程」。因此,作者黃志順堅守「讓基層教師真的可以發言」的理念而令自己拒絕掉進這個「新霸權陷阱」,並將這個過程表述出來。很多人可能急於問到如何可以令教師真的能自主發言,但作者好像隱約在說:你就是不能夠「令」教師發言!這可能不是一個令人滿意的傳統答案,但卻是一個很重要的進步。因為唯有當教育工作者能為自己的實踐負起主動反思與考察的責任時,教育現場才不會一再重複各種混亂與糾結(而又不清不楚於這些混亂)!
假如第一篇《矛盾》是來自兩位學者的手筆,那麼《行動研究與課程教學革新之間?》並不算是第一篇文章的完全對照,因為作者黃志順是夾著兩重身份在說話,那即是他仍然可以享有某種知識權威的位置來發言。相反地,第三篇文章《教育改革外一章:從教師角色及教師授課時數的角度來談教育改革出了甚麼問題?》的作者李雅菁便可以是代表著基層教師的「真的發言」!從任何角度看,這篇文章是值得高度評價。這篇文章顯示出基層教師如何有能力地以細緻的文字、客觀的分析和貼近老師的位置來展現「斤斤計較」所能為教改帶來的衝擊,這正是「站出來說清楚」的有力表現。今次「斤斤計較」的焦點是老師授課時數,老師一直以來都要掛著一副為作育英才而不計較的面孔,與其說是面孔,倒不如說是一種負擔吧。李雅菁的行文清晰有理,可讀性極高,而且她也能勾勒出教育工作現場某些難為人所道的複雜性,使讀者非常容易貼近角色,製造第一身現場感,明白她為何要如此「斤斤計較」,並從基層的位置,回應矛盾文中所說的教改是一段「宰制、抗拒和矛盾的歷程」,推行邏輯與因果本末倒置對教師的傷害。雖然最後作者提出「少一些管理,多一些共同承擔會否是一條出路」應會帶來不少討論與爭議,但其文章肯定能夠帶出基層教師「抗拒性自主」的表現。
三篇專題文章,彷彿以三種不同的樂器調奏著同一曲旋律,而且有逐漸走近的感覺。這樣的編輯舖排,能一步步地讓人可以回到自己(尤其是基層老師)的生命世界,回到中心,就是面對自己心中的恐懼。因此,主編夏林清也在三篇文章之後插入現場表白的五段重要的短文,來讓基層工作者可以浮現他們面對權威的恐懼。沒有這樣的浮現,我們幾乎肯定沒法做到「站出來、說清楚」的「抗拒性自主」,這個為基層教師而設的陣地價值亦不會太大。從述說恐懼開始說起,老師們便可以慢慢開放自己,建立勇氣,述說自己的生命故事;透過將故事說清楚,教育工作者才能真正認知問題處境的複雜性,有了這些複雜性的描述後,教改才能有機會找到前行的空間,為家長、老師和學生創造那些曾經承諾的價值。這些述說恐懼的故事可能是所有文章中最好讀的數篇,而且是非常值得一讀再讀,因為正如其中一位分享者所寫道:「透過大量的閱讀來認識他人的生命實踐經驗,如此的相遇,碰上自己心中那些想要改變現狀的念頭,激起一股躍躍欲試的意欲…勇氣是這樣滋長出來的」。
雖然這「三加五」的文章能帶給讀者非常豐富的思考,當中必須花上不少閱讀時間才可明白當中極為複雜的現象和經驗,但筆者仍然期望讀者能盡力堅持將所有文章閱讀下去。為了令這個建議更能行動,筆者會提出與編者完全反方向的閱讀選擇:就是先由那些述說恐懼的生命故事出發,然後從後翻上來看李雅菁的教學時數,跟著看黃志順的行動研究的方法論研究,最後才看深澀但重要的張盈堃與陳慧璇之矛盾。
沒錯,閱讀今期 (第21期) 的《應用心理研究》是一次難得的機遇去走進基層教師的世界,並看到一份倔強的尊嚴慢慢從一小撮基層教師中冒升起來。台灣行動研究學會、基層教師協會與一群支持基層發展的工作者,一直期望這份尊嚴能夠讓教師們自主地走向專業,而非再由上而下的強加推銷。有了這些元素,教改才可以落實到學生身上。畢竟,正如普羅大眾所認為「教育對我們的社會太重要了!」。多年來一直蘊釀的基層「教改陣地」,並不是要爭取、保護基層教師的甚麼既得利益;相反地,他們正正是為了教育改革而站出來出一分力,因為,他們也很清楚知道,沒有人輸得起教育改革這場仗。
(2004年4月29日收件,作者為香港博念管理顧問公司創辦人,近年與香港教師胡志女士一同致力於以組織學習的視角與方法協助香港中小學教育。陳氏與胡氏皆來台參與了教改陣地戰論壇,陳氏並常為香港報紙與雜誌撰寫書評。)
此文供全文下載的 pdf 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