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經濟學,發生了一件大事。這件大事不單只影響經濟理論,而且也影響著政治與政策。這件大事是有一名法國學者去年出版了一本名為《廿一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wenty-first Century),並於今年被翻譯做英文,由哈佛出版社出版。哈佛出版社是一家歷史悠久,以出版專業學術著作主的出版社。找簡單來說,哈佛出版社的著作多是「催睡」的著作。可以想像這些書的銷路可以好得那裡去。
但這本《廿一世紀資本論》很特別。它在一瞬間成為了亞馬遜網上書店的榜首暢銷書,而且到現時為止我也只能買到它的 Kindle 電子版書,實體書一直缺貨。據說,此書的銷量超過了哈佛出版社多年來總銷量!但那還不是最猛的。這本書甫一出版,便被學術界及傳媒著了魔地不斷評論。從評論本身來看這本書無疑是一本爭議性非常大的巨著。有的,如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及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明 (Paul Krugman),多次高調讚揚此書(對克魯明來說這是非常罕見的),認為它可能是未來十年最重要的經濟學巨著,不少著名的學者同意此說。也有的認為此書的書名是用「資本論」來命名,所以它有一種與馬克思在百多年前的巨著《資本論》(Capital)的借屍還魂之作,不少傳媒與學者指它為重提馬克思、暗示社會主義道路的著作,展開大肆評擊。
但無論如何,你將不能忽視這本書。《金融市報》的專欄作者 Robert Shrimsley 打趣說,政界與學術界中人現在與人碰面時,都有一種無形的壓力要討論《廿一世紀資本論》,在這種氛圍下難怪此書會成為榜首暢銷書!但這本「巨著」其實是在說什麼呢?
從歷史資料中找答案
現年四十三歲的法國年青學者 Thomas Piketty 提出一種論調,他從過去三百多年的歷史數據中,查證出當一個地方的資本(或財富)回報率高於勞動新酬的回報率時,便會出現社會資本分配不均的現象,造成日益累積的不對等不公平現象,令貧富懸殊的問題更嚴重,而且也將會嚴重地威脅著民主社會的健康發展。
但提出現今資本主義的問題也不是最近才發生的事。早在十年前,其實已經有一些學者或評論家對「全球一體化」或物質主導的資本主義提出反思。當然這些反思沒有太多人會理會。但在 2008 年全球金融體系爆發一輪「大到不能倒」的危機後,禍害到很多平民百姓,這個時候真的出現了一浪又一浪的批判。因此彼此開始有一個概念,資本主義真的不能再服務今天的社會發展了。無奈的是,去年是金融風暴五周年,傳媒普遍認為,金融界的斂財行徑不單只絲毫未改,而且有日益嚴重之勢。
更有說服力的重量級炸彈
但《廿一世紀資本論》這本著作所帶來的衝擊,是它挾著一堆有力的實證資料,嚴謹地提出社會不公平的問題,背後的罪魁禍首就是無度的資本主義。而且這將可能改變政治政策的基調。因為一直以來,政治都非常關注社會資源分配不公這個問題。但自由主義的經濟學派一直認為最少限度干預經濟活動,讓其無形之手自由地發展,那麼經濟發展起來,人人有工開、有飯食,社會將會一片榮景。在自由主義眼中,資本主義是一個解。但在 Piketty 眼中,資本主義是問題的一部份,而且是重要的一部份。
這樣說來,就等於說自由資本主義跳票了!在過去一個世紀裡,自由資本主意主張不作任何干預,透過更多投資,可以創造更多職位、工作,整個社會便自然地分配財富,貧富懸殊便會慢慢減少。但 Piketty 發現實際上並非這樣。他留意到,在一段漫長的時間後,財富會越來越累積到富人手裡,而貧窮的一方則越來越失去階級移動的機會,永遠在資源稀缺的地方打滾。
自由資本主義跳票了!
Piketty 有意思的地方是,他從大歷史中找尋線索,而非現今一般的經濟學者喜歡與數學模型打交道。他與一批學者從法國(那裡擁有非常齊備的歷史數據),以及廿多個地區的三百年資料來作出分析,發現一個地方的資本增長,在一個相對緩慢的經濟增長裡,會超越一個地方因打工而獲得的回報。這正正是大部份已發展國家要面對的問題。
Piketty 認為一般的經濟學家沒有放足夠的心力研究這種資本累積的現象上,他發現這些增長上的數字差異可能很少(例如只有 0.3%),但經過很長時間後,所帶來的複息增長效應,便會產生一種龐大的差異。而在這個過程中,財富慢慢累積在一群富人手裡,而且最富有的一群人會將這些財富留給下一代,為他們的下一代創造更有利的累積財富的條件。而現時發現,最富有的10%的人,便擁有超過50%的所有人總加起來的財富,而最富有的 1%,竟然可以佔去 18% 的財富!那實在太誇張了。
超級 CEO 之惡
Piketty 其中一個很有意思的研究,是針對大企業的「超級 CEO」的袍金作為一個代表性現象,發現他們的收入帶有大量的股票、認股權、利息收入,而這些收入的增長,又會遠較一個打工仔的人工收入的增長要高得多。結果這些人便是那最富有的 1% 了。(就以蘋果的 CEO Tim Cook 為例,在 2011 年,他的年薪入息是蘋果員工平均年薪的六千二百倍!)
有七百多頁的《廿一世紀資本論》雖然不易讀,但卻是一本很出色的經濟著作。行文與邏輯非常通順,加上作者並非用抽象的數學模型,而是用歷史數據來說話,只要稍加專注,這本書並不是想像中那麼深奧。《廿一世紀資本論》與馬克思於十九世紀寫的《資本論》可謂同出一徹,都是批判資本家,Piketty 甚至認為這種貧富懸殊的現象,已經危害到一個民主社會的公平、平等與正義。若政府不及時做一些事,這個問題將會繼續惡化。
極具爭議性的全球財產累進稅
Piketty 年青有為,野心也大,因此,他並不滿足於分析現況,他也提出改善這個問題的方案。這也是這本《廿一世紀資本論》最令人爭議的一部分。作者提出政府要向富有的人收取一種「全球性的財富累進稅 (progressive tax)」,甚至向最富有的一群收取高達 80% 的財富稅!我實在無能力評論這種建議是否可行。但我肯定這會引起龐大的阻力。
反思香港的地產霸權
這樣說來,現在香港人手拿著這本《廿一世紀資本論》,便有籌碼與政府探討地產霸權在香港造成財富嚴重不均的現象了。而且回過頭來看,當年鄧小平指出要發展中國就是要「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的這個說法,在 Piketty 的理論裡,當經濟仍在全速發展時,其經濟增長以及人口增長所創造的收入增長,是高於資本財富的增長;這樣的環境下,社會的財富是可以往更多人分配,是可取之道。但現在當經濟增長已經慢下來,而且勞動人口的增長也慢下來時,這一句「讓一部分人富起來」肯定不再合時宜了。
《廿一世紀資本論》的實體書太好賣了,所以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在香港上市。同時我深信台灣與國內的出版社已經全速地將這本書翻出來。毫無疑問,這是一本值得我們注意的大作,那怕你懂不懂經濟學。作為一個知識份子,這本書肯定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