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Jeffrey Pfeffer 與 Robert Sutton 的這本近著,與 Chris Argyris 的主張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們都是對現今流行的管理學提出各式各樣的批判,從而帶出對『科學精神』的追求。
Pfeffer 與 Sutton 的上一本著作The Knowing-Doing Gap,讓我開始留意他們,他們提出現今管理學的主張與學說,其實是帶有很多不能行動的建議。但作為一個日里萬機的管理人,哪有時間去分辦誰家學派是好的、是有堅實的研究與驗證。結果就是今天隨處可見的「配錯藥」現象。不少組織因為用了這些「建議」之後,跑出各式各樣的後遺。作為一個顧問,有時候真的慘不忍睹。若然那些建議是來自同行的顧問,我則更會感到尷尬萬分。因為我們再一次證明「顧問只是榨取客戶金錢而交不出實質結果的貨色」。
Knowing-Doing Gap 有提出我們今天所知的「應如何如何管理」已經足夠多了。現在我們極需要的是找出那些能「提交果效」的管理方案。當中作者很不留情面批判的,就是 Balance Scorecard (BSC) [中譯為『平行計分卡』]。對於 BSC 的種種批判,我是舉腳認同的。原因是因為 BSC 的原理出現了「根本性的邏輯錯誤」(fundamental logical flaw),我希望日後的文章可以較深入討論這個問題。
回說 Hard Facts, Dangerous Half-Truths And Total Nonsense 這本新著。作者很宏觀的旁徵博覽繼續指出現今管理學的問題。繼而提出 evident-based management。我並不清楚作者們對行動科學的認識有多少,但看到這樣的主張仍是想要喝采的。沒錯,evident-based 就是「科學精神」的祗柱,沒有 hard facts 就沒有科學可言。
然而,這本書我感到並不太合適閱歷不深的管理人閱讀。尤其是作者們的主張是希望管理人在應用一些管理想法之前,找找他們的研究根基有多深厚,有多可信賴。天啊,就是顧問也未必有時間可以這樣做吧。
Pfeffer 與 Sutton 的上一本著作The Knowing-Doing Gap,讓我開始留意他們,他們提出現今管理學的主張與學說,其實是帶有很多不能行動的建議。但作為一個日里萬機的管理人,哪有時間去分辦誰家學派是好的、是有堅實的研究與驗證。結果就是今天隨處可見的「配錯藥」現象。不少組織因為用了這些「建議」之後,跑出各式各樣的後遺。作為一個顧問,有時候真的慘不忍睹。若然那些建議是來自同行的顧問,我則更會感到尷尬萬分。因為我們再一次證明「顧問只是榨取客戶金錢而交不出實質結果的貨色」。
Knowing-Doing Gap 有提出我們今天所知的「應如何如何管理」已經足夠多了。現在我們極需要的是找出那些能「提交果效」的管理方案。當中作者很不留情面批判的,就是 Balance Scorecard (BSC) [中譯為『平行計分卡』]。對於 BSC 的種種批判,我是舉腳認同的。原因是因為 BSC 的原理出現了「根本性的邏輯錯誤」(fundamental logical flaw),我希望日後的文章可以較深入討論這個問題。
回說 Hard Facts, Dangerous Half-Truths And Total Nonsense 這本新著。作者很宏觀的旁徵博覽繼續指出現今管理學的問題。繼而提出 evident-based management。我並不清楚作者們對行動科學的認識有多少,但看到這樣的主張仍是想要喝采的。沒錯,evident-based 就是「科學精神」的祗柱,沒有 hard facts 就沒有科學可言。
然而,這本書我感到並不太合適閱歷不深的管理人閱讀。尤其是作者們的主張是希望管理人在應用一些管理想法之前,找找他們的研究根基有多深厚,有多可信賴。天啊,就是顧問也未必有時間可以這樣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