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年的 2 月我在香港的信報寫了一篇介紹 Theory of Constraints 的文章,當中有一段是提及「若以 “蘋果比蘋果(apple to apple)” 的比較」,我認為 TOC 是優於 TPS。
結果友人回覆說這未免太武斷了,尤其是他所服務的企業在推行 TPS 得到很大的成果,他希望我可以詳細一點的說明我的觀點。
我想了又想,希望多說明自己對 TPS 的尊重,也希望訴說我第一次看 The Machine That Change The World 時,心中興奮莫明的感覺有點難以言傳。當時我在讀到作者對豐田生產方法的研究時,也很清楚知道精益生產很多的方法,都可以與 TOC 互補的。它們的理念並不是南轅北轍。而且,TOC 之父 Eli Goldratt 更向各方明言大野耐一是他的老師,他是站在這個巨人的肩膊上而構想出 TOC 的。而且,我真的有投入過時間去學習、去了解甚麼是豐田生產方法。我是對它有足夠的尊重。
但我並不想因為以上的事情,而「以和為貴」地說它們並不是相衝,是可以互補的,就掩過我內心的真實想法,那就是:TOC 的應用較 TPS 簡單好用,而且效果往往都是來得更快、更有效。
我曾在一個顧問個案上,與兩位來自一家專推行 Lean 的顧問公司一起合作,為一位客戶提供 TOC 的植入。在該案子當中,我與該 Lean 顧問閒聊,問及他們的背景。他說他所服務的顧問公司的顧問大部份都是來自豐田的工程師,他們在豐田工作十多年後,跳出來一起為客戶提供生產上的改善技術。所以背景是屬於「武林正宗」。問及他們為何要參與一個 TOC 的個案?他們說,主要是 Lean 的改善方案太多太雜,但卻又不是對準客戶的銷售。所以改善了生產,也很難說明那些改善就可以貢獻到最終的銷售去。但 TOC 就有這種主張,他們不單有這種主張,而且顧問費用是與客人的成果掛勾的。所以這樣才可以賺得更多諮詢費用。
而第二個問題是,TOC 能夠為客戶帶來的改善,速度實在是快。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