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各位好!
首先,希望各位會喜歡這個「整合智慧‧整合實踐」。
這個是一個有關身、心、靈 (body, mind, soul) 全觀成長的 blogging。有很多華人都會認為,討論身心靈的議題及其修練實踐,中國的傳統哲學及修身的技術都已經非常齊備。甚至,很多華人都會認為東方的修練及方法,都是遠較西方的高級和成熟。在某個層面來說我是認同的。但同時很清晰的,讓我知道東方的身心靈的概念及實踐,也有很多缺環需要被填補。而在一定程度上,西方在過去一百多年發展的心理學及宗教、哲學等,能夠提供不少充實的知識,來完成一幅有待整合的圖像。
有趣的是,留意到東西方文化及其獨特之處的人不乏其數,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們(無論是來自東方或西方)都不約而同認為這兩個世界觀是可以合一的,可以整合的。而整合的工作,其實在過去一個世紀,都不斷有各家各派的高人智者進行嘗試,國外由最早期的 William James、Dewey、Carl Jung 等,至八十年代甚至有物理學家 Frijof Capra 提出《The Tao of Physics》,到後期峰湧而至的New Age movement,就更加瘋狂的抱擁瑜珈、禪、易學等等的東方智慧,這些現象可見一斑;在東方世界,以中國為例,由清末的康有為等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已經有清晰的脈胳是西方提供了極完整的方法學及邏輯學,而中國的主張則是精神層面不能或缺的,兩者的兼容,是一種被認為是理想當然的事。後有唐君毅、牟宗三等比較東西方哲學的異同,以至香港法往學會的霍韜晦,他們在推廣東方哲學之餘,也是想要整合。言下之意,就是很多人在做這個工作,很多人仍正在努力。
整合之所以令人嚮住,我認為主要是來自人對自我完美的追求。有一幅更完整的地圖,可以提供我們更完整及健康的發展。我一方面也是有這種嚮往及追求,同時我也有對這幅圖像可以想像出來的美,散發著一種魔力,感覺就像是「讓我看到到底是怎樣一幅圖我也是滿足的!」。
我同時是一個閱讀很多的人,同時也清晰知道自己的知識是有限的情況下,我認為,直至現今為止,進行以上提及的整合工作中最成功的人就是美國的 Ken Wilber (是的,對不起,他是一個外國人,而且是一個美國人,台灣譯他的名字為「肯‧威爾伯」)。有學者認為 Ken Wilber 是心靈界的巨匠,其位置及發現等同物理學的愛恩斯坦;我尊敬萬分的 Robert Kegan 也稱 Ken 為美國國寶級人物。Wilber 提出的整合學 (Integral) 是含有多個層次,而每一個層次 (levels or stages) 又再有所謂的四個象限 (4 quadrants) 構成他所謂的 AQAL (All Quadrants All Levels)。AQAL 是一個非常簡單的結構,同時也編織出一環扣一環的複雜體系,絕對是心理學界、哲學界的重大突破。
我本人在九零年代初買下了他的一本名為《No Boundary》的著作,但真正讀畢他的著作卻是他所編輯的《Holographic Paradigm and Its Paradoxes》。當時我還是一個廿多歲不知天高地厚的門外漢,但在其書中Ken 大肆批評 holographic paradigm(提出宇宙是一個全息現象)只是一個次等、half-baked 而且帶有很多內在矛盾的概念而極感不安,當時覺得 Ken Wilber 算是一個甚麼來頭的人,膽敢挑戰當年我最喜愛的其中一個概念。但無論如何,我那刻知道,Ken Wilber 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人,我需要繼續留意他的著作。
之後,我賣了他的《Sex, Ecology and Spirituality》,書本身厚達六百多頁,完全消化不來。但後來再閱到SES 的簡化版《The Brief History of Everything》,及他與已過世的前妻一起著寫的《Grace & Grit》。便可始對 Ken Wilber 所提出的觀點由信服,以至後期的拜服。時至今天,我對於他的理論開始有越來越清晰的理解,而且也越來越肯定他的創見。
這個網誌,就是圍繞著由 Ken Wilber 發展出來的 Integral Model 和他所提倡的 Integral Life Practice 而寫的扎記、反思或隨筆。一方面是記錄自己由 Integral Model 引申出來的種種想法及實踐,同時也希望能帶給華人世界,對 Ken Wilber 學說的更多認識。甚至有幸的話,可以成立一些 Integral Life Practice community。
可幸的是,在過去五年,我與一位同事兼好友一直分享著 Integral 的知識及熱情,她就是我的拍檔 Sandy(李翠娟),她也會與我一樣,一起主持這個網誌。同時,也是她的主動及對 Integral Model 的熱切渴求,才促使我在今天有這樣的創建。Sandy 絕對會在這方面帶入很多很豐富的討論及觀點。
最後,請各位繼續支持我們對 Integral Model 及 Integral Life Practice 的推廣工作。
謝謝!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