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ral Dynamics 經 Ken Wilber 的大力推廣後,即時走紅,很多人也爭相學習它。Spiral Dynamics 是由一名已故的心理學家 Clare Graves 所提出的,並由 Don Beck 等人將之發揚光大;據稱,他們帶著 SD 這套理論到南非進行社會改變,並達到一些重要的成果。Clare Grave 的創見就是透過對社會的觀察,提出一種「層次的發展論」,並且創意地引入「顏色」來標示這些不同的層次。
然而,我在閱讀 Spiral Dynamics 時,我並不認為作者們的分類做得很好。我幾乎肯定 Ken Wilber 的分類遠較他們準確,當然這仍是見仁見智,但後來我在一次的機會中,從一個同行的手上看過在美國的 SD 課程資料,當中附上了他們用作了研究用的問卷,實在粗糙得令人咋舌。難怪他們在分類上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兜亂」。
若說嚴謹的研究,在個人的自我發展 (ego development) 方面,我真的不能用 SD 的描述。SD 在這方面的研究真的是乏善可陳,我寧取 Jane Loevinger, Robert Kegan 及 Susanne Cook-Greuter 等研究,其可靠性可謂遠勝 SD。這一點我相信 Ken Wilber 已經在其 Integral Spirituality 有全面且頗不留情面的批評了。這裡只是說出我一些個人的想法。
SD 作為一個理論,當然不是沒有它的好處,這一點在上一篇已經有討論過了。我會喜歡用「顏色」的比喻,來描述一個社會的發展,例如香港的基建在英國的百年殖民地統治是相對的屬於Orange 的;但很多香港人仍然是在 Red 和 Blue 這兩個層次等等。相反,若然我們討論的對象是管理人時,我們會轉用 Susanne Cook-Greuter 及 Bill Torbert 的 Leadership Development Profile (在 LDP 這套系統中,會用上 Opportunist, Diplomat, Expert, Achiever, Individualist, Strategist, Alchemist 等層次來分級)。
Ken Wilber 今天其實已經發展了自己的顏色層次了(例如在 SD 中的 Yellow stage,在 Ken 則用 Teal 這種顏色)。在我看來,Ken Wilber 這一著,是希望與 SD 保持著一段距離吧。SD 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極尷尬的時期,一方面 Don Beck 與 Chris Cowan 反目而拆伙,雖然 Don Beck 走近 Integral 而提出 Integral Spiral Dynamics,但 Ken Wilber 在此時又將他推開,要與之保持距離。SD 的後續發展確實令人擔心。但無論如何,取其長而棄其短,並將之收歸到 AQAL 中,這才是最重要。
Recent Comments